彩虹橋 @澎湖馬公

某天在學校電腦房寫論文,依稀記得是一個透著微弱日光的陰天午後,學弟突然興高采烈的說,他發現窗邊出現一抹超大的彩虹。我正寫得發悶,就起身去窗口,看彩虹順便透氣。

那真是我在台北見過最大的一輪彩虹。從城市的一角跨過無數的建築物,落在另一角,完美的弧形上爬著七彩,每個顏色的分層清晰可見。學弟突然說:「難得在台北看到這麼清楚的彩虹呢!」

我突然想起詹宏志談過的,關於城市人的「蟲視野」。他認為城市人的「空間感覺」是「立體」的,而不是平面的。舉例來說,如果在鄉間,可以想像的情景是一望無際的稻田,就算有村落,也多半是低矮的土角厝,生活在鄉野的人具有「鳥的視野」,他是可以概觀平面的;相反地,城市高樓大廈眾多,天空時常隱匿在建築物身後,都市人所能掌握的是「地上」的空間感覺,就像「蟲」一樣,他不能「概觀」但卻能更「細看」,所以都市人習慣注意身旁的環境小物,卻鮮少(甚至無法)將視線放遠、放廣、放高。

學弟說他很久沒有看過都市的天空。我想,他說得並不是「看不到」,而是無法「體會」天空。學弟的提醒讓我想到:我之所以如此的熱愛我的操場,正是因為操場提供了一個廣闊無遮蔽物的視野,我可以盡情的觀看星象,也能沐浴在月光當中。我是習慣看天空的人。所以從來都不喜歡過著「蟲」視野的生活。

從台北回到高雄之後,更有這樣的感觸。

從火車站一路騎著機車回家的路上,我仔細的觀察了高雄和台北這兩個城市的不同。雖然高雄也是一個直轄市,也有不少商業大樓林立,但總不若台北的大樓讓人感到壓迫,約莫高雄市中心的街道規劃和都市建設搭配得宜,較高的樓層都不在市中心的區域,市中心多數還是低矮的房舍,寬闊的街道上方有開闊的天空,雖然總有混濁的空氣,但至少整體的氛圍是較為輕鬆的。

高雄的大樓在哪呢?我想這也是一個高雄人的驕傲,佇立在愛河河畔時,總會被河道兩旁的高樓所吸引,少數的高樓矗立於此,夜晚的時候打上昏黃燈光,無疑是浪漫而溫馨的意象。還有高雄地標85大樓,我喜歡在來回於旗津和西子灣的渡輪上看她,天氣好的時候,映照著高雄港的開闊景象,大樓的巍巍聳立,正如高雄給人的印象:大氣而不過份剛硬。那是帶著柔軟的景色。

從我家的陽台也能看到彩虹。
視野好的時候,因為沒有高樓建築的遮蔽,我可以站在陽台上看「夢時代」的摩天輪,發散著七彩迷幻的色彩。運氣好的時候,也能看到機場跑道突然亮起藍色燈光,看飛機起降,聽飛機轟隆隆的來去。

我總是不斷的思考著我何以如此畏懼台北,不單單是寂寞的孤單。我明白很多時候外在環境所賦予的「空間感覺」是如此的狹窄與難堪,就算有在多的樂觀與開朗也終究得無奈的消散

誠實的面對這一切吧。
很多時候不是埋著頭喊著:「我可以」,就可以的。

於是我終將化作小鳥。回到我溫暖的小巢。


ps1 照片提供者為小愛學弟。拍攝者則是他在澎湖搭訕的外國觀光客Andy,很厲害的一張照片,據說是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順時鐘轉一圈。真酷,下次有機會試試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aireforyo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