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陣子,終於拿到劉克襄的書,
一直很喜歡這個自然旅行的作家,有別於流行已久的旅行文學,
自然旅行寫作更著重在強調旅行者與大自然的關係,
鼓勵旅行者多和自然對話,或拿筆繪圖,或以文字描繪,
希望旅人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培養和大自然的感情,愛上這個地方。
看如此情感滿盈的書,通常不會太過無聊。
尤其劉克襄寫作的筆調多半溫暖合諧,情感不至於過度,
卻又韻味十足,讀過之後,往往叫人心神嚮往,
很想馬上飛奔到他書上所描繪的那方仙境。
所以這個午後,我帶著劉克襄的"安靜的遊蕩",
一路從公館到內湖。
這一段路程對我來說,多半是壓抑而不悅的,
原因之ㄧ是車程漫漫,有時候等車不順,總要耗掉一兩個小時,
原因之二是工作乏味,每天做著一樣的事情,心身靈都極限緊繃,
所以我多半選擇在車上睡覺,睡眠的狀態可以隔絕一個人與世界,
雖然醒過來後的氣氛總叫人暈眩,但至少睡著的時候可以獨自一人發夢。
而這天的午後,我翻開劉克襄的書,
耳邊聽著魏如萱的"一起去旅行",
加上空氣中散發的溫暖氣味和倒映在車窗上的藍白天色,
讓我忘卻了台北城市種種令人不悅的因素,或是,
這些因素都頓時可愛了起來,
尤其劉克襄一開始即在書上描寫花蓮的景致,
那裏有我的根源,也有我許多編織的夢想,讀來格外有感覺。
又或許是那片山水和我討厭的城市有太多對比,
所以為他的書寫所心動著,忘卻了很多生活上的繁雜與困頓。
這樣的午候,其實很適合坐在咖啡店裡,
最好是有很多貓咪的那種,
然後一個人,光著腳,窩在沙發上,
不必去在意有多少工作沒做,或是有多少書沒看,論文有多少進度,
就自然、輕鬆的給自己一個悠哉的午後,
像貓咪一樣,賴在充滿陽光氣味的窗台。
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抒發情緒的管道,
旅行對我來說是如此,看旅行方面的書也如此,
計畫旅行或是從事任何跟旅行相關的事物都是如此,
雖然還是無法理解我對旅行的執著所為何來,但或許,
就像"不去會死"的作者石田裕輔一樣,
也許就真的是"不去會死"吧!
- Feb 05 Tue 2008 23:00
我喜歡這樣的午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