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著警察先生畫好的地圖,娜娜終於找到圓環,也瞧見了芳瑜藥局,但是,卻還是沒看到打鐵舖啊!書中說打鐵舖已經破落,難道已經被拆除了嗎?已經沒辦法憑弔「店仔」的起源嗎?

難掩失望的情緒,娜娜頂著大太陽,循著新生路走著,希望可以找到一些「店仔」的蛛絲馬跡。

「再問問人吧!」娜娜自我安慰。

看到路旁有家阿男牛肉麵,老闆正準備午餐的料理,娜娜趨前一問。「老闆,請問這附近是不是有家打鐵舖啊!」

「打鐵舖唷,有啊!就是前面那棵樹的地方。妳找那個做什麼?」娜娜瞧了老闆阿男伯手指的地方,的確看到一大棵大樹,卻也沒瞧見房子的蹤影。

「我在找以前店仔口的起源啦,聽說是那家打鐵舖!」

「沒錯啦,以前白河叫做店仔口唷,店的位置聽說就是打鐵舖那裡啦,以前好像是賣涼水給人家歇腳的地方啦!後來才變成打鐵舖。」阿男伯說。

「那打鐵舖怎麼不做了?」

「憨囝子耶,現在哪有人用手工打鐵,老師傅過世之後就沒在做了啦,房子也就變成這樣了。」阿男伯帶著一絲惋惜的語氣,要娜娜好好去拍幾張打鐵舖的照片,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打鐵舖可能就真的要消失在這個街道上了。

聽完阿男伯的話,娜娜快步跑向大樹的位置。



這棵大樹的枝葉相當茂密,幾乎爬過了打鐵舖的屋頂,打鐵舖矮小的房舍隱身在枝幹後面,加上門口又停放車輛,難怪娜娜一直錯過,找不到打鐵舖的位置。

娜娜仔細觀察,打鐵舖小屋舍的前面停了兩輛破舊的機車,除了店門口用白色油漆寫上「文文鐵店」和「山興鐵店」之外,看不出這裡曾有打鐵師傅揮汗鑄鐵的痕跡,與周遭乾淨的景觀相較,這兒就是個破落的小房子,等待著時間的淘汰,誰能想到,這裡曾是白河鎮發展的起源呢?

娜娜在打鐵舖前來回踱步,遙想昔日店仔門前車水馬龍的盛況,這裡曾是往昔山產和農產交易的地方,也是許多四處作買賣的商人、挑夫在漫漫旅途中歇腳的地方。經年累月的發展下,「店仔」周遭形成商業街區,日漸發達。民國九年,「店仔口」的名稱正式改為白河,「店仔口」的稱號走入歷史;也隨著生活形態的轉變,作為交易場所的「店仔」消失了。

接著,打鐵舖在這個位置成立,打鐵師傅鏗鏘的金屬敲打聲與街市相伴,維持好一陣子榮景,卻終究難敵科技化的衝擊,而逐漸隱匿於現代化的洗禮中。

小小的「店仔」承載著白河悠遠的歷史,靜置在熱鬧街道的一角,尚未被現代化的洪流毀滅,縱使小小的屋舍爬滿樹藤而漸隱於世,但增添的滿室綠意也為白河的觀光帶來新的生命,何不到「店仔」走一趟呢?來這兒感受今昔對比的強烈震撼吧!

...待續

你知道嗎?店仔口的歷史

早期的白河因為一間「店仔」的成立而逐漸發展為街市,為什麼一間小店有這麼大的能耐呢?根據張溪南所著《迴狩店仔口》一書的記載,早期買賣的方式和現在不同,所用的磅秤都固定設置在交易地點,不如現在這麼輕巧普遍。交易的時候都必須使用磅秤,而磅秤就設在「店仔」的位置,理所當然匯聚眾多交易的人馬,以及圍觀看熱鬧的觀眾。人潮一多,就形成市集,白河的街市就如此演變而來。

而根據張溪南的考據,「店仔」成立於乾隆年間,是由一位吳姓商人所設,因為成立年代久遠,但留下的資料線索過少,只能從在地耆老口中摸索「店仔」的可能地點,除了打鐵舖以外,尚有另外三處可能的地點,但張溪南根據古道路線推測,目前打鐵舖的位置是最有可能之處。若真的要找出絕對正確的位置,當屬不可能的任務。



原文刊載於 娜娜*角落遇到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aireforyo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