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在便條紙上寫下今日的代辦事項,
發現,今日根本不足為用。
1.娜娜@白河 第九篇稿子
白河的故事開始要進入另一波高潮,
這陣子收到很多朋友的鼓勵,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
由衷感謝這些仔細讀我文章的朋友。
開始寫娜娜是一個偶然的機會。
畢竟與其他鄉鎮的娜娜相比,我簡直太「素人」了。
雖然一直從事跟旅行有關的工作,也從未停止旅行的步伐,
但和那些達人相比,沒有豐厚群眾資源的我,
能擔任娜娜,真不知是哪來的運氣。
不可否認的,這是一件充滿成就感的工作。
雖然一星期要上三篇稿子的沈重壓力,時常讓我爆炸!
但一看到網頁上瀏覽那上百的人次,尤其有白河在地的朋友留言,
感謝我找尋他們家鄉的美好,並加以報導,
說感謝是太過了,我只是誠實的表述我對白河的情感而已。
是的,雖然那不是我的家鄉,
但我深深為那些在白河土地上奮鬥的人們感到震撼與感動。
所以,有閱讀白河系列文章的朋友們,
也許我的文字不夠洗鍊,無法將我在白河所感受的情感以書寫表達,
但希望文章能開啟一個窗口,不妨到白河走一趟吧。
白河不是只有蓮花和溫泉而已,在地的文史豐厚,最是令我難忘。
2.論文 「關於研究者位置」
已經碩三 要念碩四了,
送走了一半的同學,終於也輪到我提報了。
六月二十號是大日子,第一次要和口委討論論文題目,
很緊張,所以這幾天幾乎沒有睡好。
要送印之前,EVA要我再重新思考研究者位置。
好困難的問題。當然我知道那是研究者必須交代的,
站在哪個參考點去建構自己的研究問題、研究方法,
說是與理論對話,也不能含糊的列舉幾位理論大師的論述,
而必須清楚知道他們發言的位置,是社會學還是政治學,還是跨學科....。
不知道是我總是想錯方向,還是我壓根兒沒有認真去想,
就憑直覺去做論文了。
所以這個問題一直懸而未決,但我知道,總必須釐出頭緒。
每每想得愈深入,對這個題目的空虛感愈龐大。
局外人 (我眾多的受訪者、朋友、同學)都覺得我這個題目真好,
一邊寫一邊玩,或者乍聽之下,「台灣認同」這樣的東西聽來就挺唬人的,
沒多聽我說些什麼,就直接說「真是個好題目」。
但沒寫完之前,我什麼都不敢去想。
而且依照我忙亂的生活步調,書寫的紊亂,如何能寫出好東西,
我也非常懷疑。
今天接受中廣新聞網凌爾翔的專訪,原以為要談的是娜娜,
沒想到重點都在論文。很奇特的經驗,要用廣播去解釋自己作什麼論文。
雖然只短短的訪談30分鐘,雖然有點像是提前proposal,
雖然還是只能用短短幾句話交代論文的核心,
但當凌姊說:「我覺得妳可以寫得很好!」的時候,我還是開心的笑了。
這或許正是我不斷努力的方向,論文不是論文而已,
還能不能有更多的收穫,在這個苦悶的過程中產出?
我想,我已經收穫很多了。
何其幸運。
3.寫網誌
最近遇到很多事情,看了些電影,讀了書,
很想把這些都記錄下來,卻沒什麼時間。
有時候草草的在紙上寫下片段的思緒,不過,沒頭沒尾的,
等隔日再看,已失去起心動念的那股勁道。
很佩服那些寫旅遊 或是寫生活的部落客,
他們絕對不是無業遊民,但為何有這麼多的時間紀錄他們的生活。
文情並茂,圖像動人。
想起曾在天下雜誌裡看到一篇文章,
大意是說:部落格可以成為個人的第二張名片。
也談到,現在很多公司找人才會先到其部落格觀察,
從字裡行間,從經營風格去揣測來面試者的性格與能力。
我是該快點好好經營我的部落格。以免日後未來公司主管會以為我是「極端、悲觀、胡思亂想、不切實際」的人,
而不予採用。
4.看書。
不是學術的書。自從寫完前三章之後,文獻都堆在書桌上。
連動都不想動了。
最近常看旅行文學。
沒辦法真正實踐的旅行,只能交由文字去想像。
今天剛看完澤木耕太郎的「午夜快車」,很好看的一本書。
我從未沈迷全部都是文字,而沒有圖片的旅行書,沒有圖像就難以想像,
但澤木文筆之好,讓我非常輕易的沈醉其中。
一邊讀也一邊痛苦,因為我不能去。
也同時感受到,我對這個世界所知太少,
就連地理方位都模模糊糊,虧我以前還是地理小老師,聯考地理還拿90分。
"我所知道的,就是還有很多我所不知道的'" 很簡單的道理,
但我看這本書的時候,感受格外深刻。
最顯而易見的後遺症是,我又開始想要出國了。
泰國、香港、新加坡,或是澳門都好。
我想出去走走。
所以我也看"搖滾到泰國",為了準備泰國的自助。
打算明年畢業後就去,現在準備剛剛好。
回想兩年前的那個難過的一年。我就是透過準備巴里島的旅行,
才得以,蘊藏每日的一點期待、驚喜,而勉強度過。
現在也可以如此吧。
因為畢業後就可以去泰國,所以現在認真畢業吧。
倒不是所有的旅遊書都可以讓我沈浸。
待閱書籍中有蔣勳、劉克襄、林懷民等人推薦的"轉山",
書寫的場景是「西藏」,同樣是充滿神秘與未知的國度,
但我看到目前為止,還是興趣缺缺。
蔣勳說,這是一本作者與自我對話的作品。
我想就是因為如此,才會這麼難讀。
畢竟,太深入了。(而我一個局外人,哪需要深入他人的自我對話呢?〉
5.命運的偶然
我有個怪癖,買衣服的時候很常用這招。
看到喜歡的衣服不會馬上買下,會刻意多晃個幾圈,最後,
當我回到那個小攤,如果衣服還在,理所當然打包帶走,
那是命運的指引阿。
沒想到買書也適用。
前幾天去水準書局買書,本來打算買蔣勳寫的"吳哥之美",
但那實在是太藝術的書了,如果還沒準備去吳哥,看那本書應該是個折磨。
想起震宇要我看余秋雨,他也寫過很多旅行方面的書,如文化苦旅或是千年一嘆,
我晃到書架前,拿起千年一嘆,觀察許久,
那是作者從香港(還是北京?)到中東的一段旅行,據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我隨意翻了幾篇,筆調我還喜歡,題材對我也算新鮮,
付錢買下之後才發現,我四年前就唸過這本書了。
那時候大三來台北實習,借住一個男生的宿舍,
他的房裡就有這本書,陪我度過在台北寂寞而令人厭倦的生活。
而現在,這本書又來到我的手中,我曾考慮要不要拿回水準退,
但不知為何,我最近格外相信命運的安排。
也許冥冥之中,這都是安排好的結果。
恰如這張照片,某個黃昏的旗津。
同行的男孩和我拍了同一片海,卻沒拍到那抹雲彩,
攝影也是講命運的阿。
把所有的一切交給命運,不是傻裡傻氣,
只是浪漫的太美麗了。
不是嗎?
- Jun 12 Thu 2008 23:06
生命之偶然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